Loading...

旺旺孝親獎-路博邁投信總經理黃忠雄 回首17年孝親路 體悟行孝要及時

17年來,路博邁投信總經理黃忠雄每天從臺北往返宜蘭。無論會議結束得多晚、天氣晴雨如何,他總要回到宜蘭,與父母共進晚餐。那是一段專屬於家人的時光,也是他心中最重要的歸屬感。

今年3月,黃忠雄母親辭世,留給他許多回憶與反思。談到母親與孝親,黃忠雄的語氣中多了幾分沉重與遺憾,也讓他對「孝順」有了更深的體悟─那是關於陪伴、體驗、及時與善良的四重意義。

「陪伴是每天的堅持」。黃忠雄說,若沒有應酬,他必定回家陪父母吃飯。雖長年在臺北工作,他17年前就搬回宜蘭,每日往返。這頓飯,成了他忙碌一天後與父母情感連結的核心時刻。

他的母親性格堅韌,即便年輕時歷經貧困與童工的艱辛,依舊保持著對新事物的好奇與熱情。在67歲罹癌歷經治療再復發,即使如此,黃忠雄說,她在農曆年前依然可下廚做菜,然而,在過完年後病情急轉直下,家人選擇放手,讓她在尊嚴中安詳離世,享年76歲。

回首往事,黃忠雄遺憾沒有帶母親去更多地方,體驗更多不同的生活。他說,雖偶爾陪她看棒球、聽演唱會,但次數仍屈指可數,有時父親不想外出,母親便選擇留在家陪伴,黃忠雄也因此錯過了許多可能的回憶。

「很多事,以為還有時間,卻往往來不及。」黃忠雄因此更加確信,孝親必須「及時」─想做的事,立刻行動,不要等到後悔時才追悔莫及。他提醒同事與朋友,不要等到長輩離開,才想起那趟未成行的旅行、那頓沒吃到的飯和那句沒說出口的感謝。

對他而言,「及時」並不代表鋪張,而是抓住眼前的機會:一次周末短途旅行、一頓臨時決定的家族聚餐、甚至只是下班後的一段閒聊,都是最真實的孝心。

黃忠雄認為,「善良」是對父母最深的回饋。在他心中,「善良」不僅是品格,更是孝親的一部分。「做一個善良的人,才不會讓長輩失望。」父母一生為子女付出,不求回報,只希望孩子走在正直的道路上。善良體現在待人處事的真誠、對弱者的體貼以及在利益與道義之間選擇後者的勇氣。對黃忠雄而言,這是成熟後對世界的責任感,也是對父母教養的最好回應。黃忠雄說,父親仍健在,雖性格傳統且依賴性高,他每天依舊回家與父親共餐、聊天,聽那些似乎永遠說不完的話。

對別人而言,宜蘭是臺北的後花園;對黃忠雄而言,那條高速公路不是旅遊的路線,而是一條通往家的連接線,也是他17年來始終不曾中斷的孝親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