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神腦國際總裁林保雍以母之名 化遺憾為力量

「如果當時經濟條件好一些,醫療環境完善一些,母親也許可以多活2、30年。」神腦國際總裁林保雍在1979年白手起家創立神腦國際,事業有成之際,難忘母親的早逝與那份善心,於是在2009年以母親之名成立了「慈月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」。以「慈」代表慈母的心懷,「月」則取自母親名字「阿月」

林保雍1952年出生於臺中石岡的客莊農家,父母收入不寬裕,從小幫忙家裡耕田種菜。童年時代,家裡若有人要看病,必須步行4~5公里才能到街上就醫。

母親林賴阿月身體不好,林保雍7歲那一年,有一幕情景深深烙印在他的記憶中,當時,母親走在就醫的路上已經快走不動,卻突然彎腰蹲下,林保雍以為媽媽走不動要去攙扶,結果發現她只是為了撿起一根草繩,擔心路人被草繩絆倒。

即便母親的教育程度不高,卻處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,善良又處處關懷別人,讓林保雍深受感動,牢牢銘記在心,也成為他日後回饋社會、守護他人的起點。

不幸的是,母親在他19歲時因積勞成疾過世,當時因為沒有健保,農村醫療資源匱乏,讓他遺憾不已:「如果當時經濟條件好一些,醫療環境完善一些,母親也許可以多活2、30年。」也因此,林保雍在他事業有成的2009年成立了慈月基金會,希望延續母愛,補足社會缺口。

談到慈月基金會創立初衷,林保雍表示,主要希望改善醫療落差,避免再有人因貧困或偏鄉醫療不足而失去治療機會。再者也希望延續母愛精神,將母親的善心轉化為持續回饋社會的力量。

目前慈月基金會每年舉辦南丁格爾獎,特別為默默付出的護理人員設立獎項。不同於醫界其他獎項多聚焦在醫師,南丁格爾獎專注肯定護理專業與奉獻。歷屆頒獎典禮均選擇在國際護理師節前夕舉行,希望以一己微薄之力改善醫護環境,例如捐助整修醫院醫護休息室,改善醫護人員工作與休息條件,提供弱勢照護與教育,並設置「希望獎助學金」,鼓勵積極向學或經濟弱勢學生,同時關懷弱勢家庭,投入長照及醫療相關資源。

慈月基金會成立至今16年,舉辦南丁格爾獎表揚規模盛大,歷屆頒獎典禮更獲得前總統蔡英文、現任總統賴清德在2021年擔任副總統及行政院長任內、前副總統陳建仁、及行政院長卓榮泰都曾親自到場頒獎。

前總統蔡英文曾公開表示,慈月基金會背後是一個感人的故事,並讚揚林保雍化遺憾為力量,以母之名創辦基金會,讓更多人獲得完善醫療照護,這是政府推動社會安全網的重要夥伴。

慈月基金會更號召醫界與護理界專業權威共同參與評選,讓獎項具極高的公信力與專業性,也廣邀企業界與社會各界善心人士共同捐助,透過跨界合作,將公益能量持續擴大,投入到護理人員的福利改善、醫護環境升級、及弱勢族群健康照護,不僅彰顯基金會在醫療與護理領域的社會影響力,也展現林保雍將「母愛化為社會公益」的精神,已獲得國家層級的肯定與支持,南丁格爾獎不僅是一座榮譽獎盃,更成為一個連結政府、專業、企業與社會力量的公益平臺。